10/02/2005

亂點散瞳劑 近視變青光眼
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張雅雯/報導】

一名7歲小學生患有近視,媽媽以為點散瞳劑可以讓視力「恢復」正常,小朋友連點了近一個月,眼睛卻開始腫痛,醫師檢查發現,他的眼壓爆增到50,緊急停藥、治療,差點就成為青光眼。

2名國中男生結伴上網咖,不眠不休鏖戰三日夜,最後因眼睛痛求診,其眼壓比正常值高出兩倍,有惡化為青光眼危險。

台北榮總青光眼科主任周清光表示,眼壓過高引起的青光眼,一般好發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,但不時會有一些年輕人因不當用藥或用眼過度,症狀已徘徊在青光眼邊緣,一旦損及視神經,視野的喪失就無法復原,持續惡化甚至有失明之虞。

台大眼科部主任林隆光指出,散瞳劑可鬆弛睫狀肌,讓眼睛休息,因此,散瞳劑可以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,但絕不可能讓近視消失。

周清光也提醒,臨床上,點散瞳劑容易眼壓高的患者,父母親至少一人有青光眼,可能與體質有關,所以用藥時最好定期檢查眼壓,以策安全。

此外,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,也可能引發眼壓升高,導致青光眼。周清光表示,含類固醇的眼藥水治療眼睛發癢或發炎情形,相當有效,但若長期使用,三成患者可能產生過敏,造成眼壓升高。目前還無法得知哪些人的眼睛會對類固醇過敏。

周清光指出,青光眼與氣喘也會互相影響,因為氣喘患者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時,睫狀肌會收縮,導致眼內房水循環不順暢,無法順利排出,造成眼壓升高,可能形成青光眼;而治療青光眼的乙型阻斷劑,可減少房水產生、降低眼壓,但有心跳變慢等副作用,誘發氣喘。

周清光認為,台灣病人對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,警覺不大,且年長慢性疾患常同時吃好幾種藥,最好主動告知醫師病史、正服用的藥物,讓醫師可適當調整,以免後遺症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